第一三五二章 功夫在诗外(2/3)

“而且之前就跟你说过,大宁的位置太重要了,说是攸关国运都不为过,我实在不放心交给曹国公。”

“……”傅友德也不好菲薄李景隆,只能笑笑道:“曹国公确实年轻了些。”

“好吧……”朱桢也不好用大外甥未来的表现,否定他的现在。便道:“但大宁不是给他交学费的地方,回头搞成烂摊子,谁都没法收拾。”

“是。”傅友德点头道:“一个弄不好,后果太严重了。”

“所以还得你老哥继续坐镇大宁啊。”朱桢满怀期许的看着傅友德道:“我不是瞧不起李景隆,实在是对这个大宁镇守的要求太高了,非得经文纬武,谋勇双全;能得人,能知人,能爱人,能制人;省天时之机,察地理之要,顺人和之情,详安危之势不可——本王纵观宇内,也就是大将军、颍国公与文英哥三人而已。”

“王爷过誉了。”傅友德忙谦虚道:“末将何德何能,敢与大将军比肩?”

“哎,老哥伱定巴蜀、平云南、灭北元,功劳已经比肩大将军了,现在就看你能不能像大将军抚平幽燕那样,把大宁之地彻底变成明土,内附各部彻底化为国人了。”

“很不容易啊。”傅友德神情严峻道:“以大将军之能,尚且用了近二十年才将北平彻底归化,末将愚鲁,怕是二十年也未必能成功。”

“肯定可以的。”朱桢信心满满道:“我岳父那时要归化的,可是元朝都城所在,而且彼时元顺帝尚在,北元势力强大,胡人自然难以归心。”

顿一下他接着道:“现在的情况可比那时候强太多。北元已经亡了,所有的反抗势力也被扑灭了。蒙古人正处于最老实的阶段,只要你能恩威并施,善加笼络,不愁他们不归心。”

“好吧,那末将就试试看。”傅友德思考良久,终于还是点头道:“不过王爷赶鸭子上架,总不能这么三言两语就打发了我,怎么也得给一篇章程,好让末将心里有谱吧?”

“放心,我会管到底的,哪怕咱们将来天各一方了,你有什么事都可以随时找我,本王能帮的一定帮,帮不上的也会给你出谋划策的。”朱桢沉声应道。

“好,王爷这么说,末将心里就不太慌了。”傅友德松口气道:“那就烦请王爷先教我,眼下该怎么做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