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在明军强大的远程打击下,瓦剌骑兵像下饺子一样不断落马,损失十分惨重,但他们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不顾伤亡向前冲锋,誓要冲出一条血路来!

明军将士看到瓦剌军队舍生忘死,迎着一波又一波的箭雨硬冲过来,也是十分的震惊。只见有的瓦剌兵身中数箭,依然狂呼向前;有的瓦剌兵的战马倒地,人也摔在地上,爬起来就用自己的两条腿继续冲锋……

这实在是他们与元军作战多年从没有见过的景象。如果换做平时,明军会按照习惯的套路,一边退却,一边射回马箭,不跟他们硬碰硬。

但现在不行,因为他们的任务是守住谷口,不放走任何一骑瓦剌兵!

而且,这里在蒙古人兴起之前,便已经是汉家儿郎的圣山了!

汉人才不会管这里叫不儿罕山,这里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只有一个称呼——狼居胥山!

冠军侯的英灵在天上看着他们,无敌天下的大汉雄师在天上看着他们!

他们既然来到了狼居胥山,就不能给先人抹黑,更不能让大汉的军队比下去!

明军将士射完最后一轮箭,便立即收弓抽槊,迎着瓦剌军发起了冲锋,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与他们决一死战!

朱桢也拿起鼓槌,亲自为将士们击鼓。

时隔千年,十八面汉家军鼓再度在这封狼居胥山上敲响!

隆隆的鼓声中,还有那雄壮激昂的歌声,催动着将士们前进——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

双方将士在这种血脉贲张的情况下,展开了殊死肉搏。

瓦剌轻骑兵虽然勇敢,但是实在不擅长于近距离格斗。他们穿着简陋的皮甲,拿着祖传的弯刀,和装备精良,武艺高强的明军将士较量时,占不到任何便宜。别说突破明军的防线了,就连维持自己的战线,都全靠士兵前赴后继的牺牲。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逸待劳的明军,体力上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已经被朱棣和张玉牵着鼻子溜了半个月的瓦剌军,在几次尝试突围都不成功之后,打鸡血打出的肾上腺素便迅速消退了。他们开始疲态尽显,出刀的力度越来越弱。就连战马的冲刺速度,也越来越慢。

明军将士全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敏锐察觉到瓦剌人的力不从心,自然不会跟敌人客气。

朱樉、朱棡、朱棣三位亲王亲自率领王弼、郭英、平安、张玉等几十名大将,率领三军将士全力以赴,毫不留情的砍杀着瓦剌士兵。

人马尸体填满了整座山谷,地面的枯草都变成了紫红色……

到了中午时,瓦剌军已经被明军全线压制,团团包围在了山谷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