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唯一能让朱老板感到安心的是,朱桢还能定时传回消息来,汇报他们的动向。

十月初五,收到朱桢九月十五发来的奏报,说他们已经在巴彦敖包一带与朱棡一行汇合。

并从朱棡处得知,那就是出发前的耿忠,已经搜寻到了土剌河一带,在那里发现了蒙古人自相残杀的战场,以及燕王一行留下的标记。

五天后,朱元璋又收到朱桢的禀报说,他们已经抵达了土剌河一带,可以确定北元皇帝在西逃途中遭到了瓦剌部的截杀。护卫北元皇帝的怯薛军,在此战中折损殆尽。但北元皇帝应该已经北逃,所以瓦剌人和老四一行,也全都北上追击去了。

这让朱元璋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真是怕什么来什么,看来一场恶战在所难免了。幸好老六带的人多,不然这些逆子真要交代在漠北了。

这也是朱元璋最焦虑的一段时间,他是茶不思饭不想,天天翘首以盼,苦等着老六更新。

为了能第一时间得到消息,他下旨将漠北的奏报第一时间送到自己面前,不必再经过太子。

这下可把太子害惨了,也加入了苦苦等更的队伍中,每天都在文华殿待着,就为了有消息能早一点知道。

结果这回足足等了十天,朱桢才传来下一份奏报,可把爷俩给熬坏了。

朱标迫不及待的从太监手中夺过信件,打开刚要看看,朱元璋便着急道:“拿过来一起看。”

他便将信纸摆在御案上,跟朱老板同看。只见朱桢禀报说,斥候发现燕王所部与瓦剌人在进行激烈缠斗。但老四一行来去如风,行踪飘忽不定,斥候也一样找不到他们。

情况紧急,他决定每晚释放大批孔明灯,看看能不能跟老四联系上。同时大军就近在狼居胥山驻扎,等待老四前来汇合……

“这就完了?”朱元璋意犹未尽的翻到信纸背后,一个字都没有。登时火大的拍案道:“老子等了十天,就给咱看这点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