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人生离合一场戏(2/3)

1998年,沪海的人均工资只有一万多,拿到这个薪金对一个学生来讲很不容易了。

“不用,举手之劳,何需谈钱?”颜宁淡淡道,继续啃她的鸡爪,彭湃明白,她是想报答火车上的情份,可是林森并没有反对。

彭湃摇摇手,“就这么定了,项目结束后会有额外的奖励。”他看看章蕴蓝,“我们中国人对数字非常敏感,今年是改革开放二十周年,明年是建国五十周年,今年我们的榜单出来,今年和明年都会被大量被引用,所以趁早不趁晚,半个月如果能完成这个榜单,我请大家到阿毛炖品。”

阿毛炖品?

黄河路美食街上周公子的饭店,九十年代沪海滩的股市有这么两号人物,一个是周公子,一个就是叶公子。

章蕴蓝已是放下手中的生蚝,可是彭湃仍在继续打铁,“如果十天之内完成榜单,下一次团建就到波特曼酒店。”颜宁这样的女子,物质利益说得太多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彭湃见好就收,“这样,我说一下步骤与分工。”

他对英国人搞的第一份榜单记忆犹新,现在有三个同齐的学生在帮自己,并且,他相信,这个团队的第五个人很快也会登场。

“第一步,看外国的榜单,他们是怎么做的。第二步,找出能跻身于榜单的人,第三步,为上榜者编织故事,要引人入胜,并划定他们的财富等级。”

“怎么找?”物质刺激绝对是有效果的,章蕴蓝虽然不是这个团队的成员,但是已经在思考这份工作,“从12亿中国人当中找出你所谓的富豪,还只有半个月的时间,不,十天。”她纤细的食指交叉在一起。

“从公开资料中进行搜索,人物年鉴之类的书,财经类杂志,企业家传记,互联网,还有,注意那些上市公司信息,商业杂志封面,高端政治家会面,纳税金额等……要看的东西也很多,报纸,新闻联播……”

“你能说得慢一点吗?”林森道,“我记一下。”可是此时只有喧嚣与燥动,哪有纸与笔?

在1998年的中国,信息高速公路还未普及,能翻阅的只有大量的报纸,从报纸下剪下各种花边消息,同时《新闻联播》也是一个重要参考,好在同齐的图书楼是两节大电池,足够他们充电!

“我们分一下工,颜宁负责国内媒体报道,林森负责国外媒体报道,还有股市的公告,国内和香江主板、新加坡股市、纳斯达克、纽约、多伦多、伦敦和XN的证券市场…….”彭湃道。

颜宁听得很认真,全程她的目光都在彭湃的身上,章蕴蓝在她耳边轻轻地说了几句话,她仿佛听见了又仿佛没有听见,章蕴蓝说的是,“你确定,他是你们山海人?”

“等等,等等,我的头都大了。”林森用油腻的手扶了一下眼镜,“这个工作量是巨大的,可是我想问一下,你做什么?”

彭湃笑道,“我有我的工作,我的工作就是统一调度统一指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