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夕阳下(求追读)(1/2)

“小麦?那是什么?和粟米一样的粮食吗?”芸苓摘了一束麦穗下来看。

芸苓明显对小麦这玩意没有概念,不管是村子还是道观,最常见的主食都是粟米,糯米和稻米虽然也在吃,但是种的比较少,反正庄行家里是不种这两样的,他们家的田里主要种的就是粟米。

以庄行家的饮食习惯,无论吃什么,基本上就两种做法:蒸还有煮,很少有什么额外的处理,像是萝卜茄子什么的,最多切两刀就丢到锅里了。

总而言之,庄行对这个时代的食物评价,用两个词汇就可以概括:粗糙,以及贫瘠。

哪怕是玄清观里,花样也就那几个,整体的做法依然十分粗糙,但靠着食材的品质,味道尝起来倒是很不错。

但很可惜的是,很多庄行熟悉的食物,他都没有见到过。

不只是小麦,像是玉米、土豆和红薯,这三样农作物,他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就是在前世,这庄行见惯了的老三样,也是差不多十六世纪的时候,才通过贸易从大海彼岸传过来。

但庄行感觉海上贸易这种事情,在这个世界有可能根本是行不通的。

因为这个世界有妖兽,大海里有怎样强大的妖兽,那根本是个谜团,如果要出海去很远的地方,很可能在途中撞上个肚子饿的大家伙,一艘船就直接沉没海底了。

这个世界的人类,想要生活下去的话,除了天灾人祸,还要面临一些非常困难的情况,大概也正因如此,他们没有那么多功夫去研究什么东西好吃。

对他们来说,能填饱肚子的,就是好的,他们的标准是不难吃就行,所以在美食文化这方面基本上就是一片尚未开发过的荒漠。

庄行在村子里弄个豆腐出来,就能让一家吃饱衣食无忧了,要是能把面粉弄出来...

他已经在浮想联翩了,小麦如果没有石磨的话,不光是难以去壳,蒸煮出来的口感也远不如粟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小麦都被先民们当成劣等粮食。

有句古话说:“麦饭豆羹,皆野人农夫之食耳。”

意思是只有山上住的野人和穷的揭不开锅的农夫,才会吃小麦蒸的饭和大豆煮的粥。

但事实上,随着碓、碾、磨等粮食加工工具及方法的演变,当小麦被磨成面粉之后,它几乎是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方式风靡了整片土地,几千年的时间里,面粉作为饼、面、糕点等等主食的材料,被人们深切喜爱着。

而此时此刻,庄行手里就掌握了这么一个让小麦发光发热的机会。

作为第一个将小麦磨成面粉的人,他或许会被写进史书里!

当然,这并不是他如此兴奋的原因,以后有没有人认得他,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又可以吃到他想念很久的包子馒头了!

还有面条、油条!他老早就想煮一碗煎蛋面来吃了!

“芸苓,我们来种小麦吧!”庄行转过头对芸苓说。

芸苓似懂非懂地看着他,但庄行都这么说了,她觉得小麦一定是某种非常具有价值的植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