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南征北讨(1/5)

卢俊义携李家安手书,前往幽州牧刘虞处。

这刘虞可不是一般人,他是东海恭王刘强之后,祖父是光禄勋刘嘉,父亲刘舒曾任丹阳太守,他自己则是举孝廉出身,论起辈分来,当今天子刘宏都得恭敬地称呼一声皇叔。

黄巾起义发生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响叮当之势,迅速席卷全国,朝廷无力镇压各地的起义军,于是刘虞向皇帝提出设立州牧,由州牧进行募兵讨贼。

作为提议的发起人,刘虞自然就被派到了黄巾起义的重灾区幽州。

幽州牧刘虞把卢俊义请到厅堂接见,问是何事。

卢俊义施礼,然后问道: “听说州牧大人如今正在四方求士,是吗?”

卢俊义仪表堂堂,刘虞一见,顿觉非寻常人,便没有责备他的不逊,道: “是啊。已在各处驿道张榜,紧急募士。足下也是响应檄文前来应征的义士吗?”

卢俊义道: “正是。在下知道,天下久被黄巾贼大军攻蚀,朝廷的军队连年疲败,各地民仓咸遭贼人毒手,各地百姓皆感朝廷无力,无不因贼人暴行而痛哭。”

卢俊义不媚不惧,坦诚直言,进而道: “我等在州牧大人治下受恩已久,不屑于做飘逸之人偷闲于草庐,空度今生。便团结同人史文恭等二百余欲有为之人,仰李家安为盟主,希望参加大人的军队,略尽报国之心。大人宽大,不知能否让我等义军加入?”

说完,拿出李家安手书,请求过目。

刘虞一听,非常高兴,道: “今秋卿等赤心豪杰来访,愿助刘虞之微力,真乃天祐,岂有拒绝之理。当扫城门之尘土,插彩旗于客馆,待参会之日。”

“那么,何月何日可率兵来到城下?”卢俊义约定时间,起身归去。临行顺便打招呼道:“义弟史文恭先前在楼桑村附近和城关等地,阴差阳错地杀伤大人部下的捕吏、差人等,今诚请宽恕其罪。”

许是这个原因,从此以后城关再也没有派捕吏前来。不仅如此,好像州府已经下令,李家安等三位豪杰和二百余名乡兵突然离开楼桑村向涿郡进发时,城门上还插上小旗,守兵和差役甚至井然列队,郑重送行。

这时,集市上认识卢俊义、史文恭的百姓也都瞠目结舌,议论纷纷:

“哎,走在前边的不是学堂的夫子吗?”

“旁边那个骑马抖威风的不是那个老来卖野猪肉的酒鬼流浪汉吗?”

“果然不错。就是姓史的,就是姓史的!”

“那个卖野猪肉的还欠着我的酒钱呢?这下糟啦!”

人群中传出叹息声,里面也有卖酒的前来送行。

义军不久到达涿郡县府。

路上又有人闻风加入到义军旗下,抵达府城时总人数已达五百人。

涿郡太守刘和是幽州牧刘虞的长子,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迎接三将,当夜即在馆内设宴欢迎。

刘和接见义军首领李家安,见他还是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却在沉默霸言、沉着敦厚之中显出大器风范,于是竭力优待,连对左右卢俊义、史文恭二将也都由衷尊敬。

正当此时,黄巾贼号称五万余众,在青州大兴山附近一带跳梁作乱。

幽州牧刘虞以校尉邹靖为将,拨付大军,出其不意,奔袭该股势力。

卢俊义、史文恭得知此事,马上向李家安进言,道: “款待易冷,欢宴不可留。愿主动请缨,加入攻势,首次上阵。”

李家安道: “我也想到这一点。当速速向太守进言。”

见到涿郡太守刘和,说明此意,刘和大悦,准其参战,为校尉邹靖的先锋。

李家安军队五百余人,初次出阵,气吞天地,不到十日,行军到大兴山下。

贼兵五万,据守险要,谋划利战,像虱子一样在山褶、峡谷布满长期阵地。

当时,此地雨季已过,初夏绿草繁茂。贼兵有意拖延会战时间,得地之利,纵横奇袭,联络各州黄匪,企图一齐切断官军退路。征战途中的官军难免遭到在重围中被歼的厄运。

李家安想到这里,便向卢俊义、史文恭二人谋划道: “如何,二弟、三弟?州牧刘虞、太守刘和、校尉邹靖肯定都在考验我们的手段如何,观察我们的实力。既然成了先锋,就不能一味对峙,给我方造成长期对阵的不利。我想杀入敌阵.寻求决战,你们意下如何?”

“同意!”话音刚落,五百余人就布成乌云阵,逼近山麓。突然擂鼓,山呼海啸,挑起决战。

贼兵在半山腰上用铁弓放箭,用弩齐射,未被轻易撼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