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瑕疵,抑或美器?(2/3)

“对了,彼时还有个叫贾淑的人,字子厚,是先生同乡。”关于有道先生的话头一开,便又冉冉不绝,贾敏求接着说道,“虽说家有冠冕,世代做官,却为人奸险,恶名昭彰,邑里更视之为大患。郭宅有丧事时,贾淑前去修吊。钜鹿名士孙威直看到了,想有道先生如此大贤竟接受恶人凭吊,心中责怪,不入而去。先生追出来,解释说,贾子厚虽恶,然而尚有向善之志,仲尼且不逆互乡,故此便许他进来了。这番话传到了贾淑耳中,他洗心自厉,终成善士。乡里但有忧患者,他都会竭力相帮,倾身营救,从此被州闾称道。”

(仲尼不逆互乡:出自《论语 述而第七》,“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意思是孔子认为互乡那个地方的人自大傲慢,很难交往,但互乡的一个童子却受到他接见,弟子们迷惑不解。孔子说:“我是肯定他的进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何必太过分呢?人家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我们肯定他改正错误,不要死抓住他的过去不放。”)

“先生使之洗心迁善的学子,多成家国栋梁,真乃世所罕有,百姓之福啊。”思及儿子亦能入学华岩,刘氏不由深以为幸。

“诚属百姓之福,有道先生知人善导,说话间可将几欲发生的祸事弭于无形。”贾敏求趁兴再举一例,“有位郡学生左原,陈留人,因犯法被诸生驱逐,怀恨在心。先生设酒肴以慰之,告诉他,从前颜涿聚是梁甫的大盗,成为齐国的忠臣,段干木是晋国的市侩,成为魏国有名的贤人。蘧瑗、颜回还不能无过,何况是你呢?慎勿恚恨,遇事先要反躬自问。左原本欲纠结宾客报复诸生,遂作罢散去了。”

贾飏心下激荡难息之际,忽听父亲话峰一转,不禁愕然。

“凡此种种,仍有人讥刺有道先生与坏人往来。”贾敏求眼中闪过复杂情绪。

“怎么会?!”听夫君此言,刘氏掩嘴惊叱。

贾敏求重重地一点头:“先生却道‘人而不仁,疾之以甚,乱也。’——迷途之人,如恶其太狠,不是迫使他更加为恶么?令州闾少些凶险之徒而多些善士,所谓人师之教化,不外如是啊。”

不在意世人云云,始终以自己独有的坚定姿态,默默承受起周围的黑暗,如同漆黑夜空中绽放皎皎光华的明月。

“想把门下生徒培育成什么样的人,先生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常闻‘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有道先生就是经师与人师的集大成者,不单在学业上答疑解惑,还要言传身教,做他们求学做事乃至为人的典范,如此方能引导他们重塑品格品行。”刘氏无比钦佩。

贾敏求很高兴地点头称是:“夫人说得没错,在华岩馆,先生对学子的影响之大,以及学子对先生的尊敬之深,可谓相得益彰。”

言罢,两人殷殷的目光都看向了儿子,贾飏也似感同身受一般,眉目间隐隐有憧憬之情:“照理说,凡人孰能无过呢,失足沦落各有其因,但周遭的冷眼奚落弃如敝履却没有不同。在那些已与旁人龃龉乃至交恶的学生看来,唯有道先生对其心存轸恤,懂得他们的‘大逆不道’,他们也甘愿接受先生引导,觉察了然到苦痛的根源,于是平静显现,有了发自内心的悛改自新,这便是恩若再造啊。”

(轸恤:深切顾念和怜悯)

听了儿子的这番话,夫妻二人默然相顾,倒有半日不能言语。

“物无全,人无完,粹美本难企及,学子们既承教化,更知错能改,便是不负师长苦心了。”贾敏求感慨系之,叹息过后,款款起身。

“夫君做什么去?”刘氏眨眼,诧异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