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6章 千里归家(上)(2/5)

估计也是物极必反,到了唐刀这儿,却是和祖辈走上了完全背离的道路,不仅极其不谨慎的选择了从军,而且还义无反顾的上了前线,甚至走的时候连父母那边都没交待一声。

当然了,唐家是秉持着财不露白的持家之道,但绝不是什么葛朗台类型,但凡有是雇工佃户家中有重大变故,唐家从来不吝啬钱粮,唐刀的记忆告诉他,每逢年关,父亲都会烧掉一些陈年借条。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这是唐刀那位老汉唐吉利长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少年时代的唐刀听不懂,但总觉得很厉害的样子,等到成年,或许才稍稍能明白其中些许意境。

晋熙这等略显偏远的山区,尤其是川省二刘之争时有数年时间连绵大战,社会秩序早已崩坏,山贼简直不能说多,那是很多。

不知多少富户都必须在家中蓄养家丁拥有足够的私人武装才能保得一家平安,但唐家却是个例外。

家中总共就有三个仆从,一个是唐刀祖父的书童,已经年过古稀在唐家已有六十年光景,唐刀自出生都以叔爷相称;还有一个是唐吉利二十年前从路边捡回来的一个痴汉,虽身高力大但脑子却是不太好使,也就干干粗活儿,但也算是唐家中唯一一个有武力值的了;另一个则是唐家因病亡故雇工留下的孤儿,无亲无故的少年从七八岁就留在唐家给唐刀做书童,也不过才15之龄。

也就是说,唐家如果算上唐刀这个独生子,全家拢共6口人,遇上打家劫舍的山贼,那基本只有交钱认命的份儿。

可偏生就这一片,几乎没有山贼来袭扰,一来是唐吉利交了老王大叔这个好友,在军中担任团长拥有上千号弟兄的老王大叔那可不是好惹的,谁抢了唐家不管是那处山贼都得掂量一下后果,另外就是唐家在这十里八乡靠着数十年积累下的好人缘,雇工佃户又都是本村或是周边村寨的人,只要有点风吹草动,一传十十传百,那可是不用一会儿功夫就能有大几百甚至上千人提着刀枪前来助阵。

可别以为山区求生活的劳苦大众好欺负,山中多了去的豺狼虎豹促使他们比平原上的人们彪悍的多。

山贼多则几十上百,少的也就十几个,和这样一大波乡勇们对搞,那纯纯是脑子抽掉了。

这其实也是唐刀有信心在家乡招募起一千新兵的最主要原因,要知道,在去年八九月份整个川省在那位‘川省王’的号召下,可已经又招募了超过20万青壮。

唐刀一路行来,别看已是晚上,打着灯笼警惕过来询问的村民绝不少于五波,只不过现如今大名鼎鼎的唐大少根本无须报名,那张还算英挺的脸一露出来,就是通行证。

放在未来,那是妥妥的刷脸进小区。

就是唐刀只能不厌其烦的交待,他这次回乡省亲是作战间隙难得的抽出时间,还希望父老乡亲不要大张旗鼓更不要去通知唐家提前准备啥的,他就想静静的陪老汉阿妈吃顿饭。

懂的都懂,唐家少爷虽然现在已经官至上校团长,但战争还未结束还远未到荣归故里的程度,不劳烦十里八乡,那本乡本村却是跑不脱吧!

知晓唐刀回家的村民都一溜烟跑回家,想着唐刀归家这种大喜事,明日给唐家送点什么礼物好,倒是没有大嘴巴先唐刀一步跑去通报唐家。

所以,唐刀一行五人十匹战马一路小跑至村口,唐刀下马步行至家门口,唐家此时依然大门紧闭,就两个大红灯笼闪出昏暗的红光。

唐刀上前几步,就准备扣响铁质门环,就听院里靠近大门的墙头突然冒出一个黑乎乎的脑袋,“不知是哪路袍哥兄弟来访,天色已晚唐家已经关门谢客,还请贵客明日再来。”

纯正的川音配上不伦不类的古语,二者的结合让唐刀不由哑然失笑,当下大吼一声:“袍哥你个锤锤,唐小九你个瓜娃子,才走了一年,连老子都不认得了索。”

跟在唐刀身后提着唐刀在山城特地给父母买的礼物的夏大雨和龙岩两人对望一眼,各自脸上写满震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