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最勤勉也是最悲剧的皇帝(4/4)

崇祯执政时,明朝处于内乱、外患、地方势力格局,文官集团庞大把持朝政。整个大明帝国,可谓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兢兢业业的崇祯,竭尽心力的想要复兴明室。

在位时期的主要三大敌人,文官集团,崛起的满清,农民军,其中以张献忠、李自成的农民军为代表。

天启七年八月丁巳,崇祯即皇帝位,十一月甲子安置魏忠贤与凤阳,十一月乙巳魏忠贤自缢,十二月魏良卿、客氏子侯国兴。

崇祯元年正月丙戌,戮魏忠贤及其党崔呈秀尸,六月削魏忠贤党冯铨、魏广微籍,崇祯二年正月丁丑定逆案。

一系列的雷霆举措,铲除了魏忠贤和客氏的实力,巩固了自己的政权,阉党祸乱结束,朝野上下精神。

然而就在这最适合崇祯大干一场,励精图治的时候,却爆发了那一场直接导致明朝灭亡的天灾。

曾经历史学家做过分析,如果不是因为明末的那一场天灾,让矛盾加剧,遍地狼烟,农民起义四起。再给崇祯一些时间,明朝经过崇祯接下来的励精图治,老百姓肯定可以安居乐业,之后就不会再有农民起义,崇祯接下来就可以专心对付文官集团,而等到铲除文官集团之后,就可以集中全力恢复国力。

虽然不可能达到明朝最辉煌时期的巅峰,但也至少能够江山稳固,不至于最后被李自成带领的农民起义攻破城亡,自缢煤山。

可惜没有如果!

历史学家,对于崇祯的一生概括,只用了四个字:“无力回天”。

后世对崇祯的评价是:历史上最勤勉,也是最悲剧的皇帝。

当然崇祯皇帝的失败,也和另一位名臣袁崇焕的死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袁崇焕是明朝名将,在抗击后金进犯的战争中,向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最终落得个辞官回乡的下场。

崇祯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启用袁崇焕,而袁崇焕也不负崇祯的厚望,于崇祯二年挤兑皇太极,解京师之围。可惜就是这样一位原本可以改变明朝命运的重臣,却在崇祯三年,被中了皇太极反间计的崇祯,以与后金有密约而造凌迟处死,家人流徙三千里。

“每一件古董文物,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背后都记录了一段历史的过往。”

“张献忠千艘沉船的宝藏被真正发掘出来后,对于明末那最后一段岁月,一定能够有更多更详细真实的了解,揭开许多不为人知的辛秘。”